評審團表示,肯定孩子對平凡生活的觀察,部分作品的人物刻畫及情節描寫細緻,展現人與人之間情感上的連結和支持,令人動容。評審針對整體作品以及各組特優、優選作品回饋其觀點與想法,同時亦給予孩子們鼓勵及建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持續保有對生活的熱情,打開感官享受美好日常、觸發靈感,用文字記錄下的點點滴滴來灌溉心田,產生的強大力量,將帶領我們成為更棒的自己!
=============================================================================
評審的話--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臺灣分會 會長(SCBWI-Taiwan)、童書作家。
本次徵選以「愛的傳遞」為主題,你不必用太多艱澀的詞彙、成語或擷取別人的看法來堆砌文章,只要「真誠地」把自己深刻的生命經驗和感受書寫出來,就能讓讀者在你的字裡行間體會愛的流動、溫暖與滿滿的感動。
因為每組的字數有限,你必須先想好故事或事件的架構,並在預計的段落和適當的字數中安排起承轉合的情節,才不會在結尾發現字數不夠而草草結束,或只用一兩句話勉強和主題聯結。這樣缺少結構的文章,不僅會讓讀者沒辦法完整體驗你要傳達的意涵,也變成一篇完成度不足的文章,更不可能入選了。
此外,比賽規定必須親筆撰寫,因此字體必須書寫工整,避免字跡潦草不易辨識,並提供適度的大小。同時,你一定要在送交比賽之前仔細檢查是否有錯字,或是成語、字詞的誤用。這些細節看似簡單卻非常重要,不僅看出你對自己文章的重視和對讀者的尊重,也能讓讀者享有舒適又美好的閱讀經驗。。
評審的話--高敬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專任教師。
本次「2024裕元獎—全國中小學生文字創作徵文比賽」有諸多莘莘學子踴躍參與,讓人欣喜於大家對於創作的喜愛,願意用文字書寫情感。本屆的參賽者中,小四、小五組觀察生活,真摯的表達令人印象深刻,小六、國一組進一步兼顧布局,並呈現出對自身所設定題目的掌握,而國二、國三組則展現更為精練的語言與寫作技巧。文字創作是對於生命的省思與回應,在本屆主題「愛的傳遞」中,喜見大家能呼應主題,分享自身的經歷,也相信不論成績如何,大家都在書寫的過程中,重新體會了愛的流轉,以及沁人的溫暖與感動。
評審的話--陳奕竹,偏鄉教育非營利組織、臺中市政府第二屆社福文教組青年委員。
恭喜完成「2024裕元獎-全國中小學生文字創作徵文比賽」。不管你是第一次書寫,還是經常書寫,只要動筆就是最棒的開始!
寫作是件美好的事情,寫作的過程,需要將你對世界到感受、認識與自身的思考轉化為文字,而書寫需要不斷的練習。平時養成閱讀的習慣,在生活中無論是看到、聽到或感受到的事情,只要用心感受,每天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把這些小小的觀察記錄下來,透過文字表達出來,你會發現世界充滿愛與新奇,你將越來越擅長寫作,同時也將感受到世界更多來自各方的愛,不論是來自家人、朋友、大自然、動物、歷史故事…,而你也將懂得愛人、愛這個世界。所以,不要害怕動筆,勇敢地日積月累寫下自己的感受與發現,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聲;用書寫,傳遞你對世界的熱情與愛,在世界流動。
=============================================================================
【A組】作品賞評:張日郡,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
獎 項:特優
作品名稱:《阿祖的皺紋》
本篇聚焦在阿祖的皺紋,以譬喻手法開頭,中段深入談阿祖的生命經驗,最後回扣到皺紋來做為四代之間的親密連結,具體傳達皺紋是如何成為愛的深刻象徵與美麗。無論是創意取材、結構組織及文辭表達,均是該組及本次徵題的傑出作品。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獎 項:優選
作品名稱:《祖孫針線情》
本篇以編織為主軸,深入寫出祖孫之間技藝的傳承,語言流暢且情感真摯,實則隱含了情可以編織,愛也可以傳遞,親情需要一針一線的緩慢經營。當作者完成成品,不僅象徵著技術的成熟,也象徵著愛的完美傳遞。該篇列為優選,實至名歸。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獎 項:優選
作品名稱:《太陽不下山》
本篇做為感謝師恩的作品,卻不落俗套,以永晝的太陽譬喻老師對於教學的無私付出,也以太陽下山來隱喻失去健康的代價。即便如此,「老師」仍是盡力照耀學生,如此成功之身教,也深深烙印在學生心中,使學生願意成為「小太陽」,印證了師生間愛的溫暖互動與傳遞。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
【B組】作品賞評:陳敬介,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台灣研究中心主任。
獎 項:特優
作品名稱:《熟悉的味道》
本文以紅粿製作的過程為主軸,透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鋪陳,成功展現了家族記憶與祖孫情感的深厚連結。作者巧妙運用味道、觸感和記憶,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紅粿製作背後的溫暖與歷史的厚度。文章層層遞進,從阿嬤的動作到作者的內心感受,再到過去與現在的時空交錯,結構完整而不失真摯。尤其最後一段以「接棒傳遞」點題,展現了對愛與傳承的深刻理解,是一篇感人至深且富有台灣文化與生活印記的優秀作品。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獎 項:優選
作品名稱:《魚線串起愛》
本文以夏日釣魚的經歷為背景,題材特殊,並透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祖孫之間深厚的情感。作者善用細節刻畫,如魚線在阿公手中的靈活,以及魚鉤劃破手指時的疼痛感,真實地再現了學習過程中的挫折與努力。文章層次分明,從困難到突破,展現出堅持不懈的精神,也巧妙地以「魚線」象徵祖孫情感的連結,點題之餘更賦予故事深刻意義。全文語言真摯自然,情感細膩,是一篇兼具溫度與力量的作品。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獎 項:優選
作品名稱:《愛的印記》
本文以流暢的筆觸,娓娓道來一段關於「愛的印記」的感人故事,展現了孩子細膩的情感觀察與對生命的深刻感悟。作者以自身處理治療胎記的特殊經歷為出發點,巧妙鋪陳事件經過,並以溫暖的筆調描繪出家庭親情、社會關懷與自我成長的交織。尤其在反思過去與展望未來的段落中,表達了感恩與傳遞愛的決心,充滿正能量。文字真摯且富感染力,充分展現了主題「愛的印記」的深刻內涵,是一篇令人動容的修秀作品!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
【C組】作品賞評:楊裕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副教授。
獎 項:特優
作品名稱:《仙草傳遞愛》
全文以仙草貫穿,取材具有亮點。從阿婆帶領孫兒採收仙草、曝曬仙草、烹煮仙草、品嘗仙草,到阿婆住院,改由孫兒煮仙草,進而餵阿婆喝仙草收尾。全文流暢,在場景的描繪方面畫龍點睛,對事件的進展,給予很大的烘托。且各個階段均可看到長者對孫兒滿滿的關愛與傳承;到了文末,孫兒再以仙草回報阿婆,在親餵過程,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令人感動。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獎 項:優選
作品名稱:《傳導》
本文以小見大,透過作者敏銳的觀察,細描與家人、愛貓的互動,在舉手投足中傳達小小卻溫暖的愛。一如作者所言:「即使一己之力,渺小得如浩瀚中一顆微星,然而聚沙成塔,只要眾人心中有愛,相信行動也能如銀河清淺奪目。」為本文作了最好的註解。全文用字遣詞清新自然,文筆流暢易解,並緊扣主題提出相關建議,值得肯定。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
獎 項:優選
作品名稱:《風沙中,愛飛揚》
作者回想小學「校慶玩遊會」活動,在師長規劃帶領下,將盈餘所得,讓作者代表學校捐款給醫院作為新建大樓基金,因而讓作者省思活動的意義:「愛要及時,小小的善意,可以讓愛延伸。」整起事件陳述清晰,事件中穿插作者的觀察、體驗、思考與行動,值得鼓勵肯定。
→點我前往觀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