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頁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大事記
  • 裕元獎
    • 音樂獎
    • 書法獎
    • 寫生比賽
    • 徵文比賽
    • 活動花絮
  • 其他活動
    • 活動記錄
    • 公益足跡
    • 文教推廣與社區互動
  • 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 線上報名
  • 專案申請
    • 公益捐助
    • 場地申請
    • 補助項目
  • 個資、隱私權暨智慧財產權聲明
logo
  • 首頁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大事記
  • 裕元獎
    • 音樂獎
    • 書法獎
    • 寫生比賽
    • 徵文比賽
    • 活動花絮
  • 其他活動
    • 活動記錄
    • 公益足跡
    • 文教推廣與社區互動
  • 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 線上報名
  • 專案申請
    • 公益捐助
    • 場地申請
    • 補助項目
  • 個資、隱私權暨智慧財產權聲明

我真的很棒──培養自信的孩子

當2歲的Yumi很努力地嘗試用杯子裝水時,一旁的爸比媽咪因為擔心會發生(打翻、弄溼、碰撞、跌倒…)意外,忍不住直接出手餵孩子喝水。

當孩子自發性的嘗試某件事物時,父母搶著去做,這種情況就稱為「過度干預」。過度干預,勢必會奪走孩子的幹勁,降低孩子的自信。

「想要在不借助別人力量的情況下,自己做做看」、「想要自己試試看」,這是人類為求生存出於自然而會產生的欲望。假如爸比媽咪僅因為這樣「很危險」「會弄得髒髒的」、「很花時間」、「我幫你做比較省時省事」,但想讓你知道:從中阻攔的話,便會在無形中搶走孩子的成長機會。這一點不論孩子長到幾歲都是一樣的。爸比媽咪一定要忍住自己想要插手、想要插嘴的想法,在旁邊靜靜守護孩子。

當孩子會自己扣扣子了,讓我們練習對孩子說:「我覺得你會自己扣扣子了!好棒喔!」稱讚孩子的行為表現、具體結果,實際採取「讓孩子累積成功經驗」的教養方式。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應該被視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讓我們學習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意願,把孩子當做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來看待,因為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自主性」。

想要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就必須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讓他自由行動。但另一方面,當你要管教孩子的時候,又非得限制他的行動不可。因此,爸比媽咪在教養上必須在自由和束縛當中取得平衡。如果事情牽涉到孩子的性命、人身安全問題,便需要出手干預。爸比媽咪需要分辨什麼程度的干預是屬於必要的,什麼程度又算是過度干預,千萬注意不要摧毀孩子的幹勁。

爸比媽咪對孩子的行動採取寬容的態度。只要孩子抱持著「我想自己做做看」、「我想自己試試看」的想法,而出於自發性的行動,那麼,就算弄髒衣服、弄濕鞋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爸比媽咪也不需要制止孩子,只須在一旁守護著孩子的性命、人身安全。除了讓孩子充份自由行動之外,當我們看到小孩成功了一小步,也別忘了誇獎一番。當我們這樣做之後,是正在教導孩子成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讓孩子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控制自己的行動。

「怎麼老是做不好」、「這明明很簡單啊!」或「你怎麼會那麼笨」…

知道嗎?常常這麼說或這麼想的父母很容易讓原本就已因做不好而受挫的孩子,不僅得不到爸比媽咪的安慰,反而還會因爸比媽咪的氣話,而覺得自己反正天生就笨,再努力也沒有用。

但深呼吸、退後一步想想,其實爸比媽咪也是希望孩子好,只不過負面的譏諷責罵,卻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喔!讓我們互相提醒從現在開始可以試試換另一種方式,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每當他有優秀表現時,就即時對他表示具體的讚賞和肯定(你畫了這麼多顏色,好美哦!)反之,若孩子一時表現差強人意,就告訴他「我知道你很努力了,這樣的結果也很不錯啊!下次再加油就行了!」

人的一生總免不了要面對許多挑戰,而自信正是迎向挑戰、勇往直前的心理能量和基礎。爸比媽咪在孩子的自信啟蒙及建立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時常感受到爸比媽咪的重視、關心,他就會比較有安全感,並因而能發展出較為正面的自我認知。

想讓您知道的是:多給孩子讚美,避免吹毛求疵。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樣樣優秀,但不可諱言地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優缺點,爸比媽咪可以多多發掘孩子的優點、坦然接受孩子的缺點。不需要一味著眼或放大在孩子表現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

一、每天告訴孩子:我真的很愛你

當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時,會帶給他們歸屬感和安全感,也會影響他們日後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多抱抱孩子,出門上班前跟他們擁抱說再見,睡前窩在一起讀書給他們聽,然後不要吝於每天說我愛你。」當你的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除了更愛自己之外,他們未來也會有能力跟朋友和愛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二、多跟孩子一起玩

對,就只是玩,這麼簡單!

當你願意花時間跟孩子一起玩,孩子就會感覺爸比媽咪喜歡跟自己相處,自己好像也可以讓爸比媽咪開心,光是這樣對家長和孩子就都有很多益處。孩子不僅會在過程中感到快樂,學習成為有趣的人,研究也顯示多跟孩子一起玩可以有效降低兒童憂鬱症跟焦慮的機率。

三、發揮智慧讚美孩子

讚美孩子很重要,但怎麼讚美則是大學問。有些不當的讚美反而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如果讚美像喝水一樣隨便和容易,到最後會變得不誠懇且不真實,孩子也會察覺爸比媽咪並非真心讚美他們,反而會誤會爸比媽咪不把自己當回事。例如當孩子明明表現得不好、沒禮貌,爸比媽咪可以換句話說:『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表現不好的時候,可是你有認真分享,我很為你驕傲!相信下次你會做得更棒!」

請爸比媽咪對孩子在「過程」中所下的努力給予讚美,而避免只讚美結果。例如告訴孩子「你這麼認真堆積木,太厲害了!」「或者,看到你這麼努力練習,爸比媽咪覺得很感動。」當孩子聽到這種讚美,一定會更願意投入過程,更願意去嘗試;而這麼努力的孩子,其實也更容易成功達到目標。

四、讓孩子有機會負責

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中,或許常常聽到爸比媽咪說:「家務我來做就好,你去讀書!」事實上,適當給予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家事任務,讓孩子從負責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工作開始,如:擺或收碗筷、收拾玩具…,給他參與感,同時也可以為孩子建立目標感跟成就感。讓孩子學做家務也是在學習負責任,就算即使他們一開始做得不好,也要給他們信心,他們將會知道:多做多練習,一定會愈來愈好的。

我們身邊有許多愛子心切的爸比媽咪,什麼事都會主動、預先幫孩子料理得妥妥當當,但事實上,提供孩子為自己或家人做事的機會,可以是孩子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的來源。例如,把某一項孩子可以勝任的家務交給孩子負責,讓他體會到自己也能有所貢獻。當他做得很好時,爸比媽咪可以告訴他:「你好棒!幫了爸比媽咪一個大忙」,孩子可是會因為這樣一句話而高興很久很久的哦!

五、教孩子積極面對

教孩子以積極態度面對挫折。沒有自信往往是屢次挫敗的結果,因此,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挫折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為失敗難過時,爸比媽咪除了安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他相信自己還是有能力可以做到。可試著向他解釋「失敗為成功之母」的道理,讓他知道這次雖然沒有成功,但多了一次經驗,也就離目標更近了。

六、鼓勵孩子主動

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參與團體活動。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容易在團體中顯得畏縮,把自己限制在小圈圈中,沒有勇氣踏出來。爸比媽咪可以鼓勵孩子放開心胸,主動找其他小朋友講話、和他們玩;並做孩子的忠實聽眾,讓孩子信賴爸比媽咪,願意把在外人際交往的挫折對爸比媽咪傾訴。

七、盡情讓孩子發揮創意並炫耀他們的作品

適時地在家裡掛上孩子的作品,也是為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好方法。

當孩子完成一幅畫或做了一個勞作,不妨邀請孩子分享他們創作的過程,問問他們做的這是什麼?這個作品用了什麼顏料?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作品是值得被肯定的,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進而增進他們想要更多發揮的動機。

八、言教不如身教

建立孩子的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做給孩子看」了!「當爸比媽咪每天認真做事,就是在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爸比媽咪也很認真生活,當爸比媽咪很積極地完成一件事,孩子也會跟著受影響,積極的處理他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當爸比媽咪勇於面對困難,並告訴孩子:爸比媽咪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還是會很努力去嘗試!你也同時在對孩子身教,鼓勵他們接受挑戰,建立他們的勇氣與自信心。

零壓力造成零成長,過度的壓力則導致一蹶不振,唯有適度的壓力才是成長的最佳刺激。在自信的基礎上去經驗挫敗,在肯定的支持中去享受歷程,是培養不怕失敗的孩子的不二法門。自信的泉源,奠基於小孩憑藉自身意志完成一件事情時,感受到「我用自己的力量做到了!」的成功經驗。也就是說,如果要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就必須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才行。

東方父母在教養上相當注重「不要影響到別人」「要遵守群體規範」等方面,父母不太會讓孩子自由自在做他想做的事,反而更習慣去限制孩子的行動。

大多數人將可以控制孩子行動(=充分管教孩子)的父母視為是「好的父母」,而能夠遵守群體規範的小孩則稱為是「好孩子」。這樣的文化深入了社會核心,帶給親子一股無形的壓力。當然,教導孩子在公共場合要遵守什麼規則,以及有哪些群體規範也很重要。不過,假如父母太過在意周遭眼光,不斷對孩子說「不能那樣!」「不能這樣!」,始終限制孩子的行動,那麼,在培養孩子的自信這一方面,結果將會很不理想。

若是擁有「我辦得到!」「我真的很棒!」的這股自信,就會造就出堅韌的內心。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也不會感到灰心喪氣,還能將挫折化為墊腳石。堅信「我辦得到!」「我真的很棒!」的孩子,在讀書、運動、人際關係上也會形成積極正向的性格。也就是說,這樣的孩子不會害怕挑戰全新的環境,渾身充滿著勇氣和毅力。自信影響一生重大,而爸比媽咪對孩子自信的養成,佔了十足重要的地位。平時別忘了多讚美孩子、多給孩子獲得成就感的機會,您將會發現,在自信心的驅使下,孩子的實際表現也真的愈來愈好呢!

推薦繪本:

A Bad Case of Stripes(Scholastic Paperbacks)

我喜歡我自己(上人)

我喜歡我自己(大好書屋)

遜咖威利(道聲)

愛唱歌的瑪莉(道聲)

愛彈琴的安娜(道聲)

有自信的小白魚(童夢館)

達文西想飛(格林)

愛花的牛(遠流)

河馬波波屁股大(遠流)

勇敢的克蘭西(五南)

大腳丫跳芭蕾(台灣東方)

我想要愛(小魯文化)

田鼠阿佛(上誼文化)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Copyright©裕元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 Reserved.
建議使用的瀏覽器為Chrome / Firefox / IE9(含)以上 / Edge
Desktop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