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頁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大事記
  • 裕元獎
    • 音樂獎
    • 書法獎
    • 寫生比賽
    • 徵文比賽
    • 活動花絮
  • 其他活動
    • 活動記錄
    • 公益足跡
    • 文教推廣與社區互動
  • 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 線上報名
  • 專案申請
    • 公益捐助
    • 場地申請
    • 補助項目
  • 個資、隱私權暨智慧財產權聲明
logo
  • 首頁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大事記
  • 裕元獎
    • 音樂獎
    • 書法獎
    • 寫生比賽
    • 徵文比賽
    • 活動花絮
  • 其他活動
    • 活動記錄
    • 公益足跡
    • 文教推廣與社區互動
  • 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 線上報名
  • 專案申請
    • 公益捐助
    • 場地申請
    • 補助項目
  • 個資、隱私權暨智慧財產權聲明

守時=負責任

守時很重要,更要從小培養「時間」觀念!

老師,這小孩真的很「不聽話」

「每叫次吃飯,老半天卻都叫不動了!」

「最後失去耐性直接把電視關了,叫他趕緊去洗手!」

卻也改善不了,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

      小煜媽咪說她最近每天叫孩子吃飯時都得「三催四請」,且每當喊到第三句之後,便會不自覺地聲音會提高好幾個八度,家有孩子的爸比媽咪聽到這裡應該都能深深體會,當我們的孩子成長到了某個階段,似乎像撥算盤珠子一樣撥一下動一下,十分氣人。更有時候孩子甚至還會反抗:「我不要,我還要看汪汪隊!」這時候耐性早已磨盡、幾經按捺的無名火也隨之升騰而起,進而忍不住開始對孩子大喊大叫,然後孩子開始哭鬧。最後孩子屈服於爸比媽咪的權威,心不甘情不願地去洗手吃飯。

類似的狀況還會發生在洗澡、上床睡覺前的拒絕、臨出門前的各種拖拉、吃飯過程中的東摸西敲等…。到最後大人和小孩都心力交瘁、一肚子火,更甚者可能還弄得遍體鱗傷,且再過不了多久,重複的劇情又會不斷在我們家中上演,一樣的腳本也還會再走一次。(延伸閱讀,詳見:到底要我講幾次!)

如果您是每天在想:怎麼能讓孩子可以乖乖聽我的話,該做什麼的時候做什麼的爸比媽咪,想讓您知道的是:真正的原因並非是孩子叛逆不聽話,而是我們大人一直在幫孩子管理他的時間,他沒有自主權也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要一直這樣;加上要孩子做的事也不是他喜歡、樂意的,自然便會一直向您say No。如果孩子也能像大人一樣自主性地安排自己的時間,那麼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對他而言就會變成一件順理成章的事,自然會積極主動去配合和完成。

看到這裡或許會有人說:開什麼玩笑,孩子才幾歲而已,連時間是什麼可能都還搞不清楚吧!又怎麼會自己安排時間?事實是從孩子的成長來看,孩子自己管理時間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守時的品質以及可以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意義地生活。只要您願意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和實踐,相信您將會發現讓孩子自主安排時間並不是幻想或空想,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方法和安排是可以被實現的。

  1.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多少成年人求而不得的品質。如果能從小就有意識地訓練,對未來的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絕對大有裨益。「快起床!上學要遲到了!」小時候的你是不是常常在媽媽的叫起床聲中,心不甘情不願地起床?你是不是遲到了還會責怪「媽媽沒有及時叫醒你」。而且你總覺得那是媽媽的責任。

以至於長大後就算準備七、八個鬧鐘,每五分鐘響一次也無法將你叫醒。因為在你心中這不是你的錯(鬧鐘不夠響),自然不會嚴於律己。曾有一位小學老師說: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要從3歲開始,培養孩子包括時間管理在內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孩子認為早上睡過頭了是因為「媽媽沒叫醒我」,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那不是別人的責任,是你自己的責任。

孩子如果有了這樣的意識,就會開始思考「怎樣做才能不睡過頭」。日積月累,孩子就會自主思考、主動去做,這就是自律能力的萌芽。

  1. 培養孩子守時的品質

       守時,是一種承諾,是社交中的必備行為規範。一個人做到守時,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成為團隊中值得信賴的伙伴。小時候就一直拖拖拉拉,長大就不會忽然變得守時。在我們幼兒園,每天8點吃早餐,絕大多數爸比媽咪都會在7點35-7點50之間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樣做一些準備工作,可以有時間平心靜氣地坐下來吃早餐。

但是有個孩子,幾乎每天8點以後才被奶奶送到,所以經常吃到的是早已變涼的餐點。後來因孩子反應餐點不好吃、爸比媽咪又怕影響孩子健康的情形下,決定讓孩子在家吃了早餐再來學校,結果孩子的到校時間就愈來愈晚了。當孩子上了大班後,遲到的情形更加嚴重了,偶爾和這位孩子奶奶聊天,她則語帶無奈地說:「小孩子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後來這孩子也常常會以「我還是小孩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來因應他不想做或不願盡力的事,這樣看來小小舉動對這孩子的影響頗大;也發現因為他總是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無法順利融入到團體學習中,不禁讓他日漸產生不適甚至自卑。小時候覺得遲到沒什麼大不了,長大後亦很難為自己的決定負任、進而成為信守承諾的人,且也將不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而守時是可以從小培養的,即陪伴孩子從小、從管理自己的時間開始。

         3.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意義的生活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饒富哲學的話題,因為就連絕大多數大人都無法輕鬆地給出答案。但是,知道嗎?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裡包含兩件特別重要的事情:確認「想要做什麼」和「必須做什麼」,這決定了孩子一天要做的事情如何排序,決定了孩子的一天要怎麼過,進而會激發孩子思考:一周要如何過,一年要如何過。

當然,孩提時代,孩子關注的可能是看電視、玩遊戲…這些對於他們而言比較重要的事,並無法想得多麼長遠或偉大。但是沒有關係,爸比媽咪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這個問題。在自主管理時間的過程中,孩子心中便會埋下一個種子:我到底想要做什麼?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了。這樣的孩子未來不會迷茫,人生必定會過得有意義。

守時守信是一種美德。這不僅展現了人們對其他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展現對自己的尊重,否則不僅會浪費別人和自己的時間,還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喜愛。爸比媽咪們要教孩子從小就學會守時守信,做一個珍惜時間、信守諾言的人。爸比媽咪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做一個「守時守信」的人呢?

可生活中,爸比媽咪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無形中縱容了孩子遲到、食言等行為。比如幾個孩子約好了一起出去玩,卻總有幾個孩子遲到,或是不到場。等到別人問起的時候,爸比媽咪卻為孩子開脫說:「都是小孩子,沒有關係!」「小孩子哪懂得遲到不遲到,等他們長大了就好了!」

可真的是無所謂、沒關係嗎?當然不是!遲到就是遲到,食言就是食言!不能因為是孩子,就覺得無所謂了!正因為他們是孩子,爸比媽咪才應該更嚴格要求,讓他們知道守時守信的重要性。因為所有的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所有的好品格都是自小形成的。一旦爸比媽咪縱容孩子的壞習慣,縱容他無理由地遲到、食言,那麼孩子的不良行為就會得到助長,從而影響未來的成長。

況且,今天因為他是孩子,或許會得到別人的諒解和原諒,可是等他長大了,誰又願意和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交往呢?今天,小朋友會耐心地等他,那麼將來誰又願意甘心為他的錯誤而買單呢?

要知道,沒有時間觀念的行為,必定會使孩子受到相應的懲罰。比如,乘車不守時,公車、火車、高鐵就會開走;考試不守時,你就進不了考場;上學不守時,你就會被處罰,還會浪費自己和同學們的時間;約會不守時,你就可能錯過了相約的人……可以說,守時,是一個人誠信素養的具體展現,更是孩子必須具備的良好品質。我們的孩子現正處於良好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段,爸比媽咪們怎麼能覺得不守時無所謂呢?

所以,爸比媽咪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指導,讓孩子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如何做是錯誤的,讓孩子成為一個守時守信的人。同時,爸比媽咪也應該為孩子做好榜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因為孩子的行為都是從模仿爸比媽咪開始的,一旦爸比媽咪平時沒有做到守時守信,就會給孩子種下一粒不守約的「種子」。

那麼,爸比媽咪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1. 讓孩子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

要知道,孩子的性格、習慣,以及道德觀、價值觀,都是從小開始形成的,更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養成的。很多時候,孩子口頭答應了朋友,可由於年齡小而沒有責任感,做了食言的舉動。這時候就需要爸比媽咪的指導和教育了,讓孩子學會守時守信,並且知曉它的重要意義。

即便孩子約定的事情是小事,爸比媽咪也應該讓他遵守諾言,這樣一來,孩子才能逐漸學會約束和管理自己的行為,並且做到對任何事情都信守承諾。

  1. 給予孩子正向的引導、提醒和陪伴

當孩子不能守時守信的時候,爸比媽咪應該給予孩子正向的引導、提醒和陪伴,適時的批評和指正也是必須的,但是批評也不能太過於強硬,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因為太過直接強硬的批評方式,非但對於教育孩子沒有效果,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

爸比媽咪如果事先知道有約定排程,就應該提醒孩子按時赴約,比如在時間快到時,問一句「我們預計幾點鐘出發?」 「你準備好了嗎?」

  1. 使用繪本說故事是一個認識時鐘的好方法,在這個階段不需急著要求孩子會看時鐘,只要他們懂得將數字和時鐘配對就很厲害了!之所以可以善用繪本,是因為我們會需要帶領孩子進入「時間與生活」的情境,如一整天從七點起床,八點吃早餐,九點看繪本到晚上七點洗澡、九點上床睡覺的作息。若可以搭配時鐘,讓孩子有機會調整指針,將會非常有趣。時間雖然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卻與生活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對時間的態度,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要將時間從抽象過渡到具象,時鐘是一個重要的媒介, 在懂得「看時間」。

裕元種子書坊陪您及孩子一起練習守時=負責任,讓我們一起先從準時赴約開始做起吧 !

場次時間為:上午場9:30/下午場:2:30為維護體驗品質,請準時報到。

  1. 各活動場次為您保留15分鐘(最晚入館時間:上午場9:45/下午場14:45)。
  2. 如無法準時報到,請於該場次開館前致電告知工作人員(04-24636415),

  *活動 (二館體驗及說故事) 正式開始後,恕不開放入館。

推薦繪本:

‧Telling the time (USborne)

‧蝸牛吃出數字(和英文化)

‧數字王國(步步)

‧時間長或短?(幼獅文化)

‧滴答滴‧學時間(小魯文化)

‧一秒大驚奇(遠流)

‧時鐘國王(小熊)

‧慌張先生(親子天下)

‧好急好急的毛毛蟲(青林)

‧快一點慢一點(親子天下)

‧快快城市最快的爺爺(臺灣東方)

‧再5分鐘(東雨文化)

‧時間滴答滴(臺灣東方)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Copyright©裕元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 Reserved.
建議使用的瀏覽器為Chrome / Firefox / IE9(含)以上 / Edge
Desktop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