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頁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大事記
  • 裕元獎
    • 音樂獎
    • 書法獎
    • 寫生比賽
    • 徵文比賽
    • 活動花絮
  • 其他活動
    • 活動記錄
    • 公益足跡
    • 文教推廣與社區互動
  • 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 線上報名
  • 專案申請
    • 公益捐助
    • 場地申請
    • 補助項目
  • 個資、隱私權暨智慧財產權聲明
logo
  • 首頁
  • 關於我們
    • 基金會簡介
    • 大事記
  • 裕元獎
    • 音樂獎
    • 書法獎
    • 寫生比賽
    • 徵文比賽
    • 活動花絮
  • 其他活動
    • 活動記錄
    • 公益足跡
    • 文教推廣與社區互動
  • 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 線上報名
  • 專案申請
    • 公益捐助
    • 場地申請
    • 補助項目
  • 個資、隱私權暨智慧財產權聲明

衝衝衝⋯⋯

匆忙衝進教室,4歲的Nora,又生氣又跺腳不耐煩地說「快一點!給我!」只見隨侍在後的阿媽立即雙手奉上了孩子的餐袋和直排輪……
3歲半的Jesse丟下手中的積木,衝上前去一把搶走了2歲半Willie手上的小汽車,儘管媽媽好說歹說Jesse仍緊抓著小車車愈跑愈遠……

  在我們生活周遭總是會看到一些孩子天性率真、順性而為,說話總是脫口而出、行為舉止總是直來直往,儘管率性而為亦是非常地惹人喜歡,但是有時難免也會發生一些麻煩且不愉快的狀況,或是顯得特別的沒有禮貌和傷人。孩子個性急、不能等、沒耐心都是衝動控制不好的表現,他們可能沒辦法安安靜靜地坐著、他們顯然喜歡跟周圍的人打打鬧鬧,他們行為表現總是會違反規範……,所以到了就學階段這些孩子很可能會是讓老師較為頭痛的對象。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會有這些衝動,這其實是來自於他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因為孩子尚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周圍的環境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時,他們的行為表現就會容易顯得非常的順理成章、肆無忌憚。

  「我的孩子常會興奮過頭、他的挫折忍受度低、易在生氣時動手、他不太會排隊且容易搶先或插隊、他玩遊戲沒在怕危險的、他常無法等待且很常坐不住、常在公共場所亂跑……」

  親愛的爸比媽咪您認為:個性急不能等、無法控制慾望及衝動等這些行為表現,只是小事、只是因為孩子年紀小嗎?
  曾有研究發現,3歲以上的孩子,如果總是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拿、且不易記取教訓、衝動不能等,自我控制能力較晚熟,等他們長大成人後,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現「健康」及「經濟」上的危機;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管理及情緒控制能力較差,於是在他們的未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若爸比媽咪發現孩子個性急不太能等待,建議以下行為得要從小開始教:
1.看到喜歡東西就要拿、歸為己有:一旦出現這種行為表現非得要從小開始教、養、練,因為當孩子的物慾隨著年紀成倍速成長、變大變多變高,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想要,而非先衡量自己的狀況,將會導致衝動控制能力較差。
2.遇到失敗挫折就生氣哭泣暴衝:一旦出現這種行為表現非得要從小開始教、養、練,因為當孩子隨著年紀增長,亂發脾氣的習慣已養成,會發生不如己意的狀況也會愈來愈多,若孩子挫折包容度較弱、對於來自外界的評價會過度敏感,此時情緒起伏表現便很容易擴大。
3.易在別人說話時插嘴:一旦出現插話行為表現非得要從小開始教、養、練,否則孩子隨著年紀增長,就會因為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意見,缺乏對當下情境的觀察及理解,且因為缺乏耐心,太直白、容易得罪人,同時極容易讓週遭的人覺得沒禮貌、很白目。
4.凡事都只照自己的意思做:如果孩子習於事事都要人家聽他的,這種行為表現非得要從小開始教、養、練,否則當他長大後極易養成容易不尊重人、善於挑戰團體規範,尤其太過堅持自己想法,個性可能變得缺乏彈性不擅溝通。

  如果孩子大多時候總是很急且總是不能、不願意等待,那麼他可能較極養成上述壞習慣,這些雖然目前看似小事件但對孩子的未來卻有大大的影響,爸比媽咪可以試試這麼做:
1.四目交集
  面對2歲以下的孩子要引導並培養孩子養成「注視人的習慣」,2歲以下的孩子佔有慾非常強,因為物權概念發展未臻成熟,所以全部的專注力都會在他想要的物品上。當他以不合宜的方法或在不合宜的時空,想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時,此時正是練習「延宕滿足」的好時機:切記不要馬上給他!試著把那樣東西拿到大人的胸前,引導孩子和大人眼神四目交集,因為惟有孩子注視看人時他才能有效並正確地遵循大人的指示。爸比媽咪請留意:即使孩子很急、又叫又跳,也要深呼吸並等待,引導他說「恩」或「要」、「給」、點頭、揮手等回應後,大人再適時回應並給他他想要的。
2.教他等一下
  3、4歲的孩子可以開始教他再忍耐5分鐘、等一下,面對容易著急及衝動的孩子,他的日常活動就必須要開始時時增加「思考及觀察」活動,例如「等等我們再一起開動!」「我們來找找住在水裡的是哪一種動物?」「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拼圖還缺了哪一塊?」讓我們用需要時間、用心費神觀察、停下來想一想的遊戲,來有效刺激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剎車系統發展。
  3歲以上的孩子是可以做到小小及稍稍忍耐的,讓我們陪孩子來玩「木頭人」,一起來等時鐘的長針從1走到2時才可以動、一起用碼錶來計時比賽誰可以忍耐5分鐘不說話、我們來比誰可以在5分鐘內將積木堆最高。這些遊戲不比快、不比結果,潛移默化觀察及遵守時間為任務取向,有助於孩子發展出初階的時間定向感及學習忍耐和等待的好習慣。

  雖然談了這麼多的衝動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最後我們還是想要知道,但是衝動型的孩子也並非是完全一無是處的,只要我們能夠從小開始防範並鍛練。個性較為衝動的孩子通常具有著較高的創造力和執行力,對於想到的事情,往往也較容易會付諸行動。這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加以妥適引導及適時提醒,陪伴並幫助他們的思慮更為周慮、更為成熟,那麼可以樂見地在他未來成長的過程之中也將會變得非常的優秀。
  大腦絕對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我們掌握有效且合宜的方法,解決這些所謂的可能不受歡迎孩子的問題是非常簡單的。每週至少讓孩子進行3~4次需要思考、等待和忍耐的運動,並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對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成熟是會有所幫助的。如:結合球類運動刺激孩子的耐力、思考及挫折忍受力、結合感統運動培養孩子練習並學會等待、結合平衡遊戲培養孩子練習並學習會遵守停看聽指令,都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學習養成。爸比媽咪面對孩子缺乏耐心或總是衝動的行為表現,可別輕忽認為他還小還不需要嚴格要求、還不用這麼早教,更不要天真地以為等他長大一點這些不太符合社會規範或期待的行為表現就會自然獲得改善,希望爸比媽咪知道的是「掌握黃金關鍵期」,一定要留意從小開始好好引導、用心陪伴,培養他成為一個能忍耐、有耐心的孩子!

推薦閱讀
我不敢說,我怕被罵(大穎文化)
你離我太近了,請給我一點空間!(大穎文化)
我有一些小煩惱(水滴文化)
不是我,是小怪獸(格林文化)
壞種子(格林文化)
優良蛋(格林文化)
快點!快點!(聯經)
好好狐狸(茉莉)

  • 關於裕元種子書坊
    • 關於我們
    • 空間導覽
    • 服務時間
    • 入館規則
    • 預約方式
    • 交通位置
  • 最新消息
  • 線上預約
  • 親職教育專欄
    • 情緒篇
    • 生活習慣篇
    • 學習篇
    • 溝通篇
    • 身心發展篇
    • 自信養成篇
    • 社會人際篇
  • 活動花絮
  • 常見問答

Copyright©裕元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 Reserved.
建議使用的瀏覽器為Chrome / Firefox / IE9(含)以上 / Edge
Desktop Version